12月13日上午,辽宁大学2024科研平台建设圆桌论坛于蒲河校区校部办公楼113和109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此次论坛分为市级以上科研平台建设圆桌论坛和校级科研平台建设圆桌论坛,分别由辽宁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李艳枝教授和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新质生产力研究院执行院长梁启东教授主持。
论坛一:市级及以上科研平台建设圆桌论坛
李艳枝首先介绍了参加市级及以上科研平台建设圆桌论坛的领导和主讲嘉宾,并强调了高校科研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我校科研平台建设的基本情况,她希望通过举办此次科研平台建设论坛,能够学习其他高校科研平台建设经验和先进做法,拓宽与各高校的科研平台建设交流渠道,促进我校各级各类科研平台的提级增效,进而助力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杜志雄在演讲中主要强调三点:一是市级以上的科研平台建设要强调问题导向,尤其是要与当地的发展紧密结合;二是正确处理好政策研究和基础性研究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以政策研究为主;三是加强平台之间的紧密合作,共荣共享、共同发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长仇怡教授主要从所在学校的科研平台建设情况和探索实践出发,分享了科研平台建设成功经验。她先是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做了基本简介,然后从概况、科研项目、论文专著、社会服务、成果获奖、人才队伍、人才培养介绍了本校的科研平台建设进展。最后,她着重介绍了本校科研平台的五大探索性实践:一是需求引领、凝练方向、梯次培育;二是聚焦核心、链接优势、交叉融合;内培外引、立体支持、打造团队;四是创新机制、激发活力、释放效能;五是学术导向、开放交流、扩大影响。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长李翠霞教授从“六个聚焦”展开演讲,其中分为三个聚焦思路和三个具体路径。三个聚焦思路指的是:一是聚焦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创建平台,二是赋能国家战略提升平台,三是聚焦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打造平台。同时,她又在三个聚焦思路的基础上分享了具体实现路径:一是要聚焦学校主体功能,建设科研平台;二是聚焦服务对象,构建联动机制;三是聚焦实现路径,实施揭榜挂帅。
东北农业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郭翔宇教授从自己负责的科研平台——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心出发,从咨政建言、理论创新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介绍科研平台应该履行的职能。他以东北全面振兴为例,强调高校专家学者应该依托科研平台,围绕东北地区的共性问题,主动深化研究,为国家出台地方性政策提供可行性建议。除此之外,他认为高校科研平台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从独立化运营、配备专职人员和有重点有计划组织研究发力,争取早日成为国家级智库。
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春超教授分别介绍了本校发展状况和文理类科研平台建设情况。他从三个方面分享了本校科研平台建设经验:一是坚持高端引领,产出重大成果。科研平台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重大需求,形成重要理论创新成果。二是坚持交叉融合,强化内涵建设。以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为依托,整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哲学、历史学研究力量,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领域,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研究基地。三是坚持绩效导向,激发科研活力。以绩效产出为导向,分类分层配置科研平台资源;重点推动科研分类评价改革,充分激发科研创新活力和内在动力。
沈阳农业大学原副校长吕杰教授先是辩证分析自然科学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平台的区别。他表示,哲学社会科学平台可以分为重点实验室、智库平台和研究中心或研究院这三个类别。他认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服务党和国家、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载体,更加强调创新科研体制机制,提升治理能力,开展重大科技攻关的“试验田”,高校需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建设。智库平台应围绕国家和地方的重大需求提供咨询服务,需要从深耕辽宁、扎根东北、面向全国的方向发展。他对科研平台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是坚持学科建设与地方服务相结合,二是坚持自身学科特色和学科交叉融合相结合,三是坚持问题导向、科学方法导向、学科交叉导向和人才培养导向等基本原则。四是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即地方发展与国家战略、机构建设与人才培养、最新研究方法与传统方法、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其他研究机构的关系。
论坛最后,以辽宁大学辽宁地方政府债务研究院院长杨志安教授为代表的我校专家学者向主讲嘉宾共同讨论科研平台建设事宜。
我校部分学院主管科研副院长、市级及以上科研平台负责人及成员共计40余人出席论坛。
论坛二:校级科研平台建设圆桌论坛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新质生产力研究院执行院长梁启东教授首先介绍了参加校级科研平台建设圆桌论坛的领导和主讲嘉宾,并指出我国面临着宏观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很多国际国内的机遇和挑战,希望借此论坛机会,充分学习其他高校科研平台建设,创新校级平台建设的路径与思路,共同促进校级科研平台的内涵建设与优化创新。
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王金霞教授以“如何打造有影响力的科研平台?基于北大CCAP发展历程的思考”为题目,就CCAP科研平台建设的团队发展和研究特色、科研成效与人才培养、智库建设与服务社会和进一步的发展思考四个方面介绍了平台建设主要面向。她表示,CCAP核心团队以少而精为成员构成特点,共10人,其中包含TWAS 院士1人,长江学者1人,杰青3人,优青3人。团队中长期发展目标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加强交叉学科研究、建立高端人才教育基地,为国内外培养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一流人才、在农业经济管理学科若干领域研究成果进入国际领先地位以及建成农业农村发展领域一流高端智库,为中国和世界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她强调,建设有影响力的科研平台需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需要明确定位与战略规划,二是要有强大的科研资源整合能力,三是拥有优质的人才支持与培养体系,四是具有优质的人才支持与培养体系。
上海财经大学三农研究院副院长许庆教授表示,当前财经院校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滑,农业经济研究和学科建设面临挑战,农业经济研究缺乏统一的平台,所以在财经院校中建立农业经济研究的平台非常重要。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聚焦农经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研究院开展了千村调查项目,让学生到农村进行调研,提升了研究能力。他表示,研究院将继续学习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拓宽研究领域与发展思路,积极推动农业经济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以为农业经济研究做出新的贡献。
河南农业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马恒运教授以“科研平台的建设与维护”为题,从狭义科研平台、广义科研平台、最好科研平台及科研平台维护四个方面梳理了科研平台的建设脉络,他指出狭义科研平台通常需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条件,如实验室、仪器设备、资金支持、数据资源等,以帮助科研人员开展研究工作。他强调要重视AI大模型,其为最好的科研助手,此外更要重视科研平台的维护。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委员茅锐教授以“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基本情况、主要成效与建设经验”为题目,从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的机构简况、学术发展、国际化建设和建设经验四个方面归纳了其建设的重要经验。他指出,通过教学、科研、智库资源循环转化,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依托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推动学科新方向建设与交叉融合发展,进而提升人才吸引力,是科研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校部分学院主管科研副院长、校级科研平台负责人及成员共计40余人出席论坛。
上一条:经济学部霍伟东教授荣获202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 下一条:辽宁大学举办2025国家社科基金辅导沙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