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下午,辽宁大学“博雅学术讲座”(第十六讲)在蒲河校区校部办公楼113报告厅举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党委书记陈建立教授作为主讲嘉宾莅临辽宁大学。辽宁大学副校长仇焕广教授出席讲座并介绍主讲嘉宾。讲座由辽宁大学历史学部党委书记张鸿杰主持。
陈建立教授以“东北亚地区早期冶金技术交流与传播”为题,介绍了东北亚地区早期冶金技术的起源、传播和交流,以及冶金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影响。接着对冶金考古的田野调查方法、矿冶遗址的发现与识别、以及冶金考古技术在东北地区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讲解。最后探讨了当前东北亚地区冶金考古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冶金考古的未来发展方向,并强调了探究贵金属冶铸技术与建设冶金遗存数据库的重要性。
陈建立教授的报告学术功底深厚,阐述理论问题深入浅出,报告不仅为冶金考古的研究提供了新视野,也为考古文博学院未来的学术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具有极强的启发性,在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讲座结束后,辽宁大学副校长仇焕广教授为陈建立教授颁发了辽宁大学荣誉教授证书,辽宁大学历史学部华玉冰教授为陈建立教授颁发了“博雅学术讲座”纪念证书,辽宁大学历史学部考古文博学院学生代表为陈建立教授献花致敬。
嘉宾介绍:
陈建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兼任国际冶金史大会执委会委员、咨询委员会秘书,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中国钱币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科委等资助的各类课题10余项。完成国内数百处矿冶遗址调查和冶金遗物的检测工作,致力于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中的应用研究。出版专著《冶金考古III:中国古代金属冶铸文明新探》1部,合著《汉晋中原及北方地区钢铁技术研究》、《冶金考古II:马家塬墓地出土金属文物的技术研究——兼论战国史前西北地区文化交流》、Archaeometallurgy IV:Gold in Ancient China 2000-200BCE、《冶金考古V:邰城铸铁》和《定量考古学》6部;主编《冶金考古I:商周青铜器的陶范铸造技术研究》1部,参与译著《古代和历史时期金属制品金相学与显微机构》1部,发表学术论文230余篇,参与制定国家文物局行业标准2部,获国家专利1项,组织策划《模范中国—商周青铜器的形制、技法与纹样》等展览活动多项。参与发掘的4项冶金考古田野考古发掘项目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上一条:南京大学黄贤金教授主讲“博雅学术讲座”(第十七讲) 下一条:兰州大学曾向红教授主讲“博雅学术讲座”(第十五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