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由复旦大学和崔钟贤学术院主办,复旦发展研究院承办的“上海论坛 2023”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开幕。论坛主题为“包容性全球化:亚洲的新责任”。
开幕式上,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宗明,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韩国SK株式会社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崔泰源先后致辞。崔钟贤学术院院长朴仁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利坚合众国前特命全权大使崔天凯,埃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部前部长、阿拉伯大学协会秘书长Amr Ezzat Salama,Takehiko Nakao亚洲开发银行前行长、原日本财务省副大臣、日本瑞穗研究所主席中尾武彦,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研究学院院长James Steinberg,匈牙利央行行长Gyorgy H Matolesy,马来西亚前经济计划部部长、马来西亚双威大学杰出研究员Mustapa Mohamad,柬埔寨皇家科学院院长(正部级)宋独Sok Touch,巴基斯坦前外交国务部长Syed Tariq Fatemi,Tadaaki Kawamura 日本驻华公使河邑忠昭,国际行政科学研究所总干事Sofiane Sahraoui,阿拉伯国家联盟教育科研司司长FarrajAlajmi,奥斯陆大学常务副校长Ase Gornitzka,奥斯陆大学副校长Mette Halskov Hansen出席论坛。全国人大代表,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余淼杰教授作为主讲嘉宾出席论坛。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主持开幕式。来自全球各地智库、高校、政府、企业、媒体等机构的嘉宾、代表等近500人参会。本届论坛聚焦"国际经济、气候变化与低碳转型、全球发展与治理、地缘政治、数字安全与开放”五大板块,设置开幕式、分论坛大会、子论坛和高端圆桌,并产出多份主题报告。
余淼杰教授在分论坛——“反思全球供应链与贸易格局:‘去风险’还是重建?”,作了题为《中国经济发展与高质量增长》的主旨报告。余淼杰指出,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必须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原则来实现高质量增长。报告从三个方面解读中国经济发展与高质量增长的特征、内涵与建议。首先,阐释了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新特征。加入 WTO后,中国的出口贸易大规模提升,加工贸易水平提升,带来附加值增加和产品质量提升,经济结构的转变带来产业集群的新发展。其次,他分析了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关键词:改革、绿色、协调、共享、开放。他指出,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绿色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表现,地区协调和城乡协调促进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共同富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表现。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贸易全球化,全球化带来世界贸易秩序的重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市场。最后,他提出了中国全方位开放政策的六点建议:出口目的地的多元化、扩大出口的规模和范围、服务贸易的数字化、深化外向的国际直接投资(FDI),“一带一路”倡议的差异化和促进地方贸易合作等。
论坛圆桌讨论由香港科技大学终身教授和兼职教授雷鼎鸣主持,匈牙利国家银行行长Gyorgy Matolesy、埃塞俄比亚总理高级顾问和特别顾问Arkebe Oqubay、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阿尔伯特?温塞米厄斯名誉教授Euston Quah、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亚洲研究所所长和经济学教授 Christoph Nedopil,围绕欧盟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和中国的开放政策等主题进行了精彩的互动交流。在圆桌论坛环节,针对全球供应链变化会有什么影响的问题,余淼杰指出,全球供应链变化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以中国为例,加工工业品进口减少,这和全球供应链变化相关。当前,国家保护主义抬头,参与全球供应的国家减少,甚至个别国家拒绝参与全球供应链建设,导致世界经济发展停滞。针对中美贸易摩擦与美日贸易摩擦的异同问题,余淼杰指出,日美贸易摩擦出现,和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的不平衡相关,美国通过对日经济高速发展对美国的威胁,从而形成美国打压经济大国的本工业品征收高关税和禁止进口日本汽车等方式,弱化日本一贯做法,并被屡次实施。针对当前的中美贸易摩擦,应该坚持双边平衡和协调的解决方案。对于中国而言,要降低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中国应建立更具优势的国内市场,尤其是国内消费市场;要着眼于产品研发创新和流程创新,实现经济发展的比较竞争优势。还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促进新能源建设和奉行绿色经济发展原则,推行绿色贸易实现共担责任,实现“双碳”目标。余淼杰强调指出,关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解决中美摩擦的关键点。
在“上海论坛2023”开幕式期间,校长余淼杰与崔仲贤学术院院长朴仁国先生亲切会面交谈,并为辽宁大学与崔仲贤学术院的未来合作交换了意见,为辽宁大学2024年东北亚论坛的召开提出了初步构想。
上一条:副校长霍春辉应邀出席“上海论坛2023” 下一条:副校长霍春辉应邀出席2023天津论坛
【关闭】